1 | 08:00-08:08 | 发言交流 |
Buschke-Fischer-Brauer角化病一例 |
|
||||
2 | 08:10-08:18 | 发言交流 |
一组与代谢相关的皮肤病 |
|
||||
3 | 08:20-08:28 | 发言交流 |
手部Paget样Bowen病1例 |
|
||||
4 | 08:30-08:38 | 发言交流 |
TKI治疗失败启示:播散性黄瘤病的靶向治疗困境 |
|
||||
5 | 08:40-08:48 | 发言交流 |
以甲损害为表现的复发性寻常型天疱疮一例 |
|
||||
6 | 08:50-08:58 | 发言交流 |
佩索利单抗成功治疗难治性化脓性汗腺炎一例 |
|
||||
7 | 09:00-09:08 | 发言交流 |
利妥昔单抗联合JAK抑制剂成功治疗难治性大疱性类天疱疮: 4例报告 |
|
||||
8 | 09:10-09:18 | 发言交流 |
OSMR基因突变相关常染色体隐性家族性原发性局限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及文献回顾 |
|
||||
9 | 09:20-09:28 | 发言交流 |
Familial Pustular Psoriasis with IL-36RN and CARD14 Gene Mutation: Case Ser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
|
||||
10 | 09:30-09:38 | 发言交流 |
被误诊为白血病的冻疮样红斑狼疮一例 |
|
||||
11 | 09:40-09:48 | 发言交流 |
小麦过敏的“运动陷阱”:一段食物诱发的复杂过敏历程 |
|
||||
12 | 09:50-09:58 | 发言交流 |
多发硬下疳合并二期梅毒 |
|
1 | 10:00-10:08 | 发言交流 |
黑素瘤免疫治疗后超进展病例多学科会诊1例 |
|
||||
2 | 10:10-10:18 | 发言交流 |
全身多发暗红色结节、斑块的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1例 |
|
||||
3 | 10:20-10:28 | 发言交流 |
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应用环孢素诱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告 |
|
||||
4 | 10:30-10:38 | 发言交流 |
全身暗红色斑块、结节1例 |
|
||||
5 | 10:40-10:48 | 发言交流 |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儿童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
||||
6 | 10:50-10:58 | 发言交流 |
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临床特点及与人类疱疹病毒相关性研究 |
|
||||
7 | 11:00-11:08 | 发言交流 |
缺铁抑制IL-10+Breg细胞促进Th2细胞分化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
||||
8 | 11:10-11:18 | 发言交流 |
ALA-PDT改善重度痤疮患者皮肤表面脂质成分 |
|
||||
9 | 11:20-11:28 | 发言交流 |
日光与人造白光光动力疗法对比米诺环素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
|
||||
10 | 11:30-11:38 | 发言交流 |
垂直激光在生发及毛囊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 一项 24 周临床研究 |
|
||||
11 | 11:40-11:48 | 发言交流 |
Vinburnine通过激活P38/MAPK/ATF3信号通路促进IL-24分泌,增强黑色素瘤对抗PD-1免疫治疗的响应 |
|
||||
12 | 11:50-11:58 | 发言交流 |
利特昔替尼在成人和青少年斑秃(AA)患者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III期开放标签临床试验ALLEGRO-LT的3年研究结果 |
|
1 | 14:00-14:08 | 发言交流 |
A型肉毒素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和脂溢性皮炎的新进展 |
|
||||
2 | 14:10-14:18 | 发言交流 |
THBS4-ITGB1驱动成纤维细胞-毛囊干细胞互作调控毛囊再生的机制研究 |
|
||||
3 | 14:20-14:28 | 发言交流 |
缺铁性贫血导致生长期脱发——出现“念珠状发”2例 |
|
||||
4 | 14:30-14:38 | 发言交流 |
点阵微针射频治疗敏感性皮肤:机制、时机和参数选择 |
|
||||
5 | 14:40-14:48 | 发言交流 |
使用 A 型肉毒毒素改善中国成人的中度至重度额纹:III 期、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的结果 |
|
||||
6 | 14:50-14:58 | 发言交流 |
微针联合谷胱甘肽与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
|
||||
7 | 15:00-15:08 | 发言交流 |
A型肉毒毒素微滴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估 |
|
||||
8 | 15:10-15:18 | 发言交流 |
2018-2023年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54例黄褐斑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黄褐斑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优选方案探索 |
|
||||
9 | 15:20-15:28 | 发言交流 |
温热对HPV感染的上皮细胞表面MHC-I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
|
||||
10 | 15:30-15:38 | 发言交流 |
基于凝集素芯片的寻常型天疱疮抗Dsg3 IgG抗体糖基化修饰研究 |
|
||||
11 | 15:40-15:48 | 发言交流 |
托法替布治疗难治性重度急性荨麻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
|
||||
12 | 15:50-15:58 | 发言交流 |
基于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技术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发病机制及基质-免疫细胞交互作用 |
|
1 | 16:00-16:08 | 发言交流 |
基于多组学分析识别CTSS作为白癜风潜在治疗靶点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
|
||||
2 | 16:10-16:18 | 发言交流 |
IL-17及IL-36抑制剂在非人灵长类银屑病模型中的临床转化评价 |
|
||||
3 | 16:20-16:28 | 发言交流 |
IL-22 in Mycobacterium leprae-induced Nerve injury |
|
||||
4 | 16:30-16:38 | 发言交流 |
红斑狼疮的皮疹 |
|
||||
5 | 16:40-16:48 | 发言交流 |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临床结局和预后因素分析:一项15年的中国队列研究 |
|
||||
6 | 16:50-16:58 | 发言交流 |
SLE患者外周血不同细胞亚群中OAS1表达情况,以及OAS1表达与SLE患者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分析 |
|
||||
7 | 17:00-17:08 | 发言交流 |
JAK抑制剂治疗白癜风真实世界研究:海南自贸区先行先试报告 |
|
||||
8 | 17:10-17:18 | 发言交流 |
改良式口腔护理方法在皮肤病伴口腔黏膜糜烂患者中的应用 |
|
||||
9 | 17:20-17:28 | 发言交流 |
皮瓣修复恶性黑色瘤围手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
|
||||
10 | 17:30-17:38 | 发言交流 |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在皮肤恶性黑素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
|
||||
11 | 17:40-17:48 | 发言交流 |
基于信息化的卓越护理在聚桂醇灌注治疗脉管畸形中的应用效果 |
|
||||
12 | 17:50-17:58 | 发言交流 |
自体组织工程表皮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
|